- 创新
- 协调
- 绿色
- 开放
- 共享
行进中国|0.1毫米 看飞机“皮肤”的“磨皮术”
铣削刀具和顶撑装置从两侧分别对准飞机蒙皮的同一个点,霎时,银色碎屑伴着水花飞舞,蒙皮开始呈现出清晰的纹理,达到精确的厚度。近日,在位于四川新都的成都辰飞智匠科技有限公司车间,记者看到了飞机蒙皮制造的一幕,仿若为飞机“皮肤”来了一次0.1毫米级的精确“磨皮”。
行进中国丨小镇“特产”无人机
“传统低空经济行业中,企业分布分散,协作成本高。打造小镇的初衷,就是要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。”“榕创汇”无人机小镇副总经理刘来旺介绍,目前小镇已汇聚了一批覆盖研发、制造、应用全链条的领先无人机企业,从设计、零部件生产到系统集成以及场景应用开发,都能在小镇内高效协同完成。
行进中国丨背包来创业,真“湘”!
望城经开区青年驿站毗邻人力资源服务中心,旁边就是比亚迪望城工厂、旺旺食品等企业;马栏山青年驿站位于视频文创产业园核心区,上下楼就是产业生态上下游;湘江新区麓谷青年驿站周边就是产业集群……
行进中国丨这条高速公路有“触觉+视觉+听觉”
光栅传感器可以捕捉到车辆通行产生的震动,再结合常规视频、雷达等检测手段,形成“触觉+视觉+听觉”多重感知。与传统技术受光照、恶劣天气影响不同,光栅传感器埋在车道的正下方,在暴雨、浓雾等极端天气下仍能保持“耳聪目明”,实现全时全域全天候感知,让车辆全天候通行。
行进中国丨小鸟衔来“致富经”
全民呵护下,明溪成了“山间精灵”的聚居地,鸳鸯、彩鹬、白腿小隼等6种候鸟开始“定居”,成为“留鸟”。念上鸟儿带来的“致富经”,明溪全县有1100余人以不同方式从事观鸟有关的工作,30余名职业“鸟导”、15家观鸟民宿、8家观鸟合作社形成观鸟产业“后援”。
行进中国|一片“小叶子”,长成“大产业”
热带雨林深处的这片“金叶子”不仅带富了五指山的乡亲们,也正在成为海南乡村振兴的新动能。海南省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,目前全省茶叶种植面积3.51万亩、年产量近1700吨、总产值4亿元,其中海南大叶种植面积1.99万亩,占总面积的56.7%,产业主要分布在五指山、白沙、琼中3个市县。
行进中国丨一根竹子何以卖全球?
近年来,上犹县紧紧抓住“以竹代塑”机遇,积极探索“龙头引领、科技赋能、联农带农”的发展新模式,推动竹产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、国际化迈进,奏响了一曲产业振兴的绿色乐章。赣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的蓬勃发展,正是这一进程的生动缩影。
行进中国丨最快3分钟通关!
走进新郑机场T2航站楼国际到达区域,科技感与人性化服务扑面而来。抬头可见巨大的多语种电子指引屏,循环播放着“240小时过境免签通道”指引;在指纹自助留存区,设备会根据旅客国籍信息自动匹配对应语种,让沟通无障碍;入境卡填写区的设计也十分贴心,多语种提示语将注意事项写得清晰详尽。
行进中国丨穿梭云端峭壁 解锁桂林山水新视角
不同于在地面或游船上观赏桂林山水,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龙村,一种名为“飞拉达”的游玩项目,可以让游客悬挂在悬崖峭壁上,从高处俯瞰桂林的山水。当游客穿戴好安全设备,爬上通往悬崖峭壁的“天梯”,悬于山间,脚下是美丽的田园风光,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,远处是连绵的山峰,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田园画卷。
行进中国丨山水搭台,“快乐剧种”绽华彩
彩调的“根脉”深深扎于永福县罗锦镇的沃土中,汲山水灵韵,润一方乡民。“它的唱腔明朗轻快,村里老老少少都爱唱,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学,一晃都唱40多年了。”罗锦镇林村村民林华珍自小耳濡目染,家中珍藏的几十套彩调服饰,足以演绎戏曲中的所有角色。